影视娱乐资讯>>资讯>>内容

4月国产新片最高分!《不说话的爱》如何做到好哭但不苦情?

日期:2025-05-03 21:42:35    标签:  

       “好哭但不苦情,看完好像被用力拥抱了一下。”
       由沙漠执导,陈国富监制,张艺兴领衔主演,李珞桉、黄尧、安沺等主演的电影《不说话的爱》正在全国热映中。影片于4月3日首映,口碑在清明档新片中领跑:淘票票9.7分,猫眼9.4分,豆瓣7.0分。截至目前,《不说话的爱》也是4月上映的新片中最高分的国产片,累计票房已突破1亿元,暂列4月票房榜第四名。


       近年来,聚焦特殊群体的影片层出不穷。《不说话的爱》聚焦的是听障群体,剧情围绕聋人小马和他的健听人女儿木木的动人父女情展开:小马(张艺兴饰)和木木(李珞桉饰)彼此为伴,小孩姐木木是家里的“顶梁柱”,替爸爸和外界沟通,帮爸爸接活赚钱。然而随着木木的长大,两人形影不离的生活即将被打破。就在此时,一个专门利用听障人士犯罪的团伙盯上了小马,爱女心切的他一步步被骗入了犯罪的深渊……
       日前,南方+专访影片导演沙漠,了解这部催泪影片幕后的创作故事。曾推出过《你好,旧时光》《我要我们在一起》等影视作品的沙漠十分擅长从现实生活取材的温情叙事,在执导《不说话的爱》的过程中,他又是如何做到让故事好哭但不苦情?


       从短片到长片,“希望他们被看见”
       三年前,在爱奇艺推出的青年导演创制真人秀节目《开拍吧》上,沙漠和编剧付丹迪携手创作了一部短片,讲述了一对听障夫妻努力让女儿开口说话的故事。这部感动了上百万人的同名短片,便是电影《不说话的爱》的前身。
       早在参加节目拍摄这部短片之前,沙漠就接触到了听障群体:“当时是看到一个和听障人士有关的新闻,然后想要去做一些真实调研,因为这个缘分接触到了一些听障人士。其中一个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她是我国第一个拿到律师证的听障人士,当时就给我很大的触动。”


       据统计,我国有近3000万多听障人士,他们的背后,是近3000万个听障家庭。在与听障人士接触的过程中,沙漠深刻感受到了家庭与听障人士之间复杂且深厚的羁绊,以及听障人士向世界表达自我的强烈愿望。在节目上,沙漠和著名导演陈凯歌就短片选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,陈凯歌十分鼓励他用影像来诠释这个故事。
       在结束短片拍摄后,沙漠认为自己想讲的故事还没有完全讲完,“而且我也觉得听障群体这个题材,还是需要一个更大的作品让更多的人看见”,于是他萌生了把《不说话的爱》拍成长片的想法,并与搭档付丹迪一起投入影片的筹备和创作中。为了真实呈现、真情发生,主创团队用时3年,真实了解、深入接触听障群体。
       “真实的力量是很重要的。”
       在前期采风和调研阶段,沙漠不断倾听各种各样的听障人士的故事,也了解到了许多专属于这个群体的“冷知识”。例如手语原来也是有“方言”的,不同地区的听障人士使用的自然手语都不相同,官方使用的手语叫“手势汉语”,语法和自然汉语并不完全相同。


       而在倾听的过程中,沙漠也了解到听障人士内心渴望被外界看见,渴望更加融入社会的需求。
       “我国有将近3000万的听障人士,可能50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是听障人士,但我细想之前在生活中好像很少会遇见或关注他们,是我们‘屏蔽’了他们,还是他们自我‘屏蔽’了?我觉得可能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被看见,能够真正地沐浴在阳光下,和大家自然融洽地相处。我拍摄这个电影的初衷,就是希望他们被看见。”
       沙漠也希望,小马和木木的故事能将听障群体的生活作为一个“入口”,温暖传递更为普世的情感。
       张艺兴颠覆出演听障父亲,“我坚信他一定能演好这个角色”
       “小孩姐”和“爸爸弟”——影片中的小马和木木,让观众看到了一种另类的父女关系。一方面,作为父亲的小马给予了女儿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意;另一方面,身为健听人的木木从小就学习如何做爸爸对外界“发声”的桥梁,父女俩互相依赖,既是亲人,也是不可分割的人生伙伴。


       小马和木木的这份“双向守护”感动了许多观众。父女俩在社区游乐场吹响鲸鱼哨子和牧童笛,在机场隔着玻璃用手语表达面临离别的不舍,以及小马在法庭上的自白,片中的诸多“名场面”都令观众不禁泪流。
       令大家最为惊喜的是张艺兴,在正式开拍之前,他用两个月的时间认真钻研手语,才有了如今在影片中自然的手语表达。而他演绎的小马,对女儿木木无私的爱,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挣扎,也收获了观众的广泛共情。


       “(张艺兴)他看完剧本就很喜欢,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,他有很多想法去跟我交流。就因为第一次见面的这种共识,让我坚信他一定能演好这个角色。我觉得这么拼命的一个演员,他一旦认定一件事,就会全身心投入在这上面。你根本不用担心他的功课能不能做到位,他只会做得比你想的更多。”沙漠提到,张艺兴的手语表达让真正的聋人都相当认可,“片中很多聋人角色全部都是由真实的聋人扮演的。有一次拍摄的间歇,我发现艺兴他跟大家围成圈,聋人聊天是围圈的,因为这样他才能四周全看到。艺兴就跟他们围成了一圈,然后开始打手语,那个画面是非常温暖的。”
       在沙漠看来,扮演木木的李珞桉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小女孩。她不仅能熟练掌握手语,在拍摄时同时用声音和手语完成自己的台词,还要表演,“这在成年演员中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,但是她完成得非常好”。而且她的共情能力很强,多场需要情绪爆发的戏都演绎得十分动人,这样有感染力的哭戏也带动了张艺兴,令父女俩的化学反应又一次升华。


       父女俩的多场重场戏在拍摄时就感动了现场的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,但最令沙漠动容的一场戏却存在于片中一闪而过的蒙太奇过场:“他们父女俩在宿舍里,木木趴在她爸爸身上睡觉。当时拍这场戏的时候,我们用光影做出了夜晚的氛围,结果在我们调机器的时候,桉桉就真的趴在张艺兴身上睡着了。那种自然、真实的生活感,仿佛让我看见了一对真正的父女寻常的生活,而不是剧本里的一段戏。”


       52赫兹的鲸鱼,“他们也有他们的精彩”
       36年前,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Alice被科学家发现。在其它鲸鱼眼里,Alice既听不见它们,也无法与它们交流。原因是鲸之间靠声波交流,正常鲸鱼的频率是15-25赫兹,而Alice的频率为52赫兹。它接收不到同伴的信号,唱歌时也无人应答,便一直孤独地游着,与世界隔绝。
       很多人都说,听障群体就像52赫兹的Alice,听力的缺陷使他们,只能将自我封闭在无声的世界里。
       沙漠和付丹迪在《不说话的爱》中也频繁使用了鲸鱼这个意象:木木最爱画的是鲸鱼,而她送给爸爸小马的哨子,也是鲸鱼的形状。当父女俩在机场分别时,也是因为小马吹响了鲸鱼哨子,木木才发现他在玻璃之外。


       “虽然Alice的波长和很多鲸鱼不一样,但它的同类可以听到它,就像木木和小马之间的心灵相通。社会当中的聋人群体,他们就像孤独地生活在海洋里的Alice,但总会有人跟他们摸取到一样的频率。”在与听障群体交流的过程中,沙漠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。
       在《不说话的爱》片尾,片中的听障演员也被一一推介给观众,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是舞者,有的开咖啡店,有的是文身师。他们脸上都带着灿烂的微笑,在各自的职业领域闪闪发光。沙漠表示,他从一开始就决定要让真正的听障人士来扮演片中的角色。“当初在拍短片时我就找了两位听障人士来演,他们给了我很大的信心。他们只是听不见,但依然可以很好地完成表演。他们的能力是非常出色的。”




       在剧组和听障人士共事的过程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困难,“其实听障朋友都是靠视觉去获取信息的,所以我们当时也得出来一个经验,就是我们在开机和关机的时候,如果现场有条件的话,我们就用灯光的变化来给这些听障演员们做提示。”
       沙漠和剧组的成员都学了一些手语,希望能够更尊重和融入他们。“他们其实都很活泼,像我们片子里的牛姐(牛党英),她在剧组完全是活宝和氛围担当,大家也会经常在一起开玩笑,整个创作环境非常舒服。”
       创作这部影片,也让沙漠看到了不少听障人士真实的生活,以及一种乐观、蓬勃、向上的生命力,“他们也有他们的精彩”。他认为,很多时候健听人觉得无法理解听障人士,只是因为缺少了“桥梁”。而影片当中的木木,正是这样的“桥梁”:小时候为爸爸发声,长大之后成为专业的手语翻译,也能为更多的听障人士发声。


       章若楠饰演成年后的木木,她选择成为一名专业的手语翻译,为听障人士发声。
       “健听人和聋人只是感受世界的方式不同,但我们都有爱人的能力,和被爱的需求。”
       沙漠也希望,自己能够通过影视作品,挖掘、呈现更多现实中的温情点滴,“因为我在创作的时候,也在不停地被不同的人温暖,我想把这些温暖都传递给大家。”
       南方+记者张思毅
       【作者】张思毅

相关花絮

皆空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皆空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4100953号-21